ConcurrentHashMap剖析
ConcurrentHashMap
ConcurrentHashMap是Jdk1.7新引入的一种Map类型数据结构,主要目的是实现一种适合在高并发场景下使用的HashMap。为实现该目的,其主要采用了分段锁
技术,并发resize(),LongAddr计数等方式来提高整个数据结构的吞吐能力。
对该数据结构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:
- 接触并了解分段锁技术
- 从并发的resie()中学习并发编程的特点与注意事项
- 分析LongAddr数据结构的特点,并分析其原理
分段锁
分段锁中的分而治之思想是当今几乎所有分布式系统的基础,其核心原理为:将一个系统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数个子模块,从而成倍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能力。如今的计算机工程中处处可见其思想:Kafka中的partition、redis cluster、solr cluster、数据库分库分表中的横向切分等都是使用的该技术。
HashMap在高并发条件下效率不高的核心原因是Collections.sychronizedMap()方法会将map中的每一个方法都加上synchronized关键字,任何方法都需要经过锁竞争才能得到运行。通过分而治之的思想,将整个HashMap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多个粒度更小的数据结构,将互斥锁放在粒度更小的数据结构上,就可以成倍提高HashMap在高并发环境中的吞吐速率。
除分段锁技术外,ConcurrentHashMap还大量利用了CAS操作来替代锁,同样节约了许多线程竞争锁资源所带来的开销。
以putVal()方法为例,把一个Entry放入到ConcurrentHashMap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有以下两种情况:
- 该Entry所对应的Slot为null,ConcurrentHashMap将直接通过CAS将Entry置换进入指定位置。
- 该Entry所对应的Slot不为null, ConcurrentHashMap将锁定Slot位置处的节点,并进行对应的put操作。
并发扩容
使用分段锁技术可以帮助ConcurrentHashMap大大提高仅涉及单个节点处理的并发效率,遇到对整个数据结构的修改操作(例如resize())时,ConcurrentHashMap采用了并发扩容技术,使得多个线程可以协助主线程完成工作,减少无效等待时间。
当程序执行put()等方法时,会有意识的检查目标节点状态,从节点的状态中可以判断出当前ConcurrentHashMap的状态。一旦发现ConcurrentHashMap处于扩容的过程中,当前线程也会协助扩容线程一同执行扩容操作。
- ConcurrentHashMap会将slot数组分为许多小块:当CPU数目 <= 1时,多线程调度与切换反而会影响程序执行效率,因此将步进设置为整个数组的size,直接规避并发;当CPU数目 > 1时,步进将被设置为 size / 8 * CPU,充分利用多核CPU的能力提高程序运行效率。步进的最小阈值为16,避免任务切分太细,线程调度的开销反而大于并发所带来的收益。
- ConcurrentHashMap通过sizeCtl来避免并发transfer导致的多次resize();同时也控制了同时能够参与并发resize()的线程数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