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ashMap若干问题
HashMap是什么
这里的HashMap特指JDK中java.util.HashMap类:它是一种用于存储的二元数据结构,其查询与修改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(1).
理论上的最好情况,所有数据经过hash后将整个存储结构全部占满,且相互之间没有冲突。此时查询与修改均只需要一次hash运算,时间复杂度为O(1);反之为最坏情况:所有的key通过hash运算后的值完全相等,此时hashmap的时间复杂度将退化为与解决冲突的数据结构
一致,在JDK1.7中,冲突节点将以链表形式存储,时间复杂度为O(n);JDK1.8中,冲突节点大于阈值后将采用红黑树组装,时间复杂度为O(lgn)
HashMap的非线程安全性
HashMap数据结构并未保证线程安全性(即使在JDK1.8对于HashMap进行优化后同样如此),在多线程的情况下并不能保证其按照预想的方式进行工作。其线程不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:
- 链表成环,查询时将造成死循环,迅速耗尽CPU资源(1.8得以修复)
- 数据丢失/重复等
HashMap在多线程情况下链表成环,CPU死循环
据个人考证,该问题出自于某阿里工程师的一次线上排查,由CPU飙升而定位至HashMap处。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多个线程同时执行resize()时,部分节点被重复插入;加上resize()时仅仅是将节点重新插入至新的slot node中,最终导致链表成环。
HashMap中resize的核心代码如下:
void transfer(Entry[] newTable, boolean rehash) {
int newCapacity = newTable.length;
for (Entry<K,V> e : table) {
while(null != e) {
Entry<K,V> next = e.next;
if (rehash) {
e.hash = null == e.key ? 0 : hash(e.key);
}
int i = indexFor(e.hash, newCapacity);
//请注意这里采用了头插法
e.next = newTable[i];
newTable[i] = e;
e = next;
}
}
}
当两个线程同时执行链表插入操作时,可能导致同一个节点被往链表中添加了多次,加上对于每个Node采用了简单的头插法。当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时,就会出现链表成环的情况。
开始时刻状态: SlotOld A-> B-> C SlotNew
线程1进入resize(),执行到将A的引用放入自己的栈空间时就释放了CPU。此时线程2进入resize()状态,并将整个过程执行完成。状态如下: SlotOld SlotNew C-> B-> A
此时线程1将执行将NodeA插入SlotNew的逻辑:
A.next = C \\此时就已经造成环了
SlotNew -> A
执行完后,状态如下: SlotNew A-> C-> B->A …. 此时链表成环,程序一旦进入就将进入死循环状态,快速耗完所有CPU资源。
数据丢失/重复等
与上面类似,链表的插入主要分为两个步骤:
newNode.next = Node[i];
Node[i] = newNode;
当两个线程同时执行这一插入操作时,且同时执行完成第一步后。它们都会尝试将Node[i]置为newNode,首先执行这一步骤的节点将丢失插入信息。
###JDK1.8的优化 通过使用一个tail引用的方式,并将HashMap的扩容更换为尾部插入的方式,Jdk1.8中的HashMap完美避免了1.7中成环的情况;但是数据丢失/重复的问题却仍未得到解决。
通过一个线程栈的局部变量tail记录该线程上一次操作的值,间接记录了当前插入节点位于链表中的位置,再加上所有线程均采用尾插法进行处理,这样就避免了多线程并发resize()造成链表成环的情况发生。同时也避免了多线程并发条件下resize()导致新节点数据错误的问题。(注:如果此时有线程执行插入操作仍然可能造成数据错误)
JDK1.8中引入了putIfAbsent等新的接口,因此插入的方式较jdk1.7复杂许多。
JDK1.8中解决冲突时不再纯采用链表了,其引入了红黑树作为Node节点,大大降低了极端情况下HashMap的查询时间。
计算hashkey值的方式略有改变:将对象原本hash值的高16位与低16位进行异或操作,可以大大减少hash函数的碰撞概率,优化hashmap的整体表现。